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出现的误区及反思

2019-08-20 15:10

摘自:《中国教育信息平台》

12月上旬,笔者先后于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和启东市汇龙中学参加了高中语文选修课研讨会和南通市中语会年会。冷静地对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出现的误区作了反思。

1.因为强调综合性学习,而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本性。

语文作为一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目标任务以及学习方法。学科之间有交叉但绝不可互相替代,我们不能把语文泛化。如有人把《南州六月荔枝丹》上成一节生物课,有人把《我与地坛》上成赞扬母亲的班会课或以 “母亲”为主题的综合课,这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创新,而是异化是背弃语文而不是实践新课程理念。

倡导综合性学习、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不能喧宾夺主。要知道,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没有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科学教育、审美教育等也就无从附着,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2.因过于强调学生主体,造成教师课堂失位。

何为 “教师课堂失位”?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因定位不清而使阅读教学陷入无序或不当状态的一种教学现象。主要表现为从倾听者到第三者,从组织者到放羊者,从评价者到好好先生,从假民主到真独裁。

有一个阶段,有人批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假作倾听而不予评判,于是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就开始频频插话,结果破坏了学生发言的完整性,充当了第三者。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要尽可能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 “不作为”,而是要善于倾听并做到恰到好处的“插足”,“插足”的目的是为了调整或补充学生发言,它必须在敏感的觉察学生观点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操之过急。

老师们知道,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但如何评价学生的独特体验,问题就凸显出来。于是有些教师无原则无条件的对学生进行 “赏识教育”,不说一个“不”字,这类现象在公开课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一些学生的答问是随口而出的,教师却如获至宝。

这种一味迁就、信马由缰看上去是尊重了个性,实际上是使得学生是非不分。

另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新课伊始教师问学生阅读课文的感受,学生也真的很听话,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经过一番热热闹闹的交流后,教师会用一句话加以总结,然后抛出自己的问题切入课文。这样的处理表面上民主,实际上还是 “独裁”。

总之以上的几种情况都是教师没有定好自己的角色,使课堂教学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实际上,课堂只是一个舞台,老师和学生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学生的戏份有没有得到突出和巩固,关键看教师如何定位课堂及自己的作用。

3.个性化阅读缺失教师的引领。

新课程提倡个性化阅读,不少学生阅读见解新颖独特。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对其中错误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大胆及时巧妙的说 “不”,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刻。

文学作品是人类最宝贵最殷实的精神家园,它让我们遐想神往和崇拜。我们反对灌输参考书,也反对无厘头的历史虚无解构。一些学生让刘兰芝改嫁前怀了焦家的孩子。这不是创新,也不是个性化解读。有的教师甚至把类似的改写文章当成范文去读,还认为这就是 “鼓励学生自由的阅读,有个性的表达”。其实这是极不负责任的。文学肩扛人性和道义两面旗,肩负着社会责任,过滥或过乱,都是有悖于新课标的。

教师作为一个成熟的读者,在认知水平阅读素养等方面一般要比学生强一些,作为与文本对话经验较丰富的一方,有责任引导启发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提供背景、示范阅读、指导方法、启发思考,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4.因强调阅读的人文性,而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语文的人文性,本是无可非议的。但语文就是语文,语文的性质不能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简单相加。过去语文教学中那种肢解课文烦琐分析刻板操练的教法,扼杀人文性也扭曲了工具性;同样眼下某些语文课上那种架空文本和语言,脱离了学生的读写听说实践,凭空追求的所谓 “人文性”也不是语文课所需要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其实就是一种语文式的精神关怀,它是建立在阅读的认知结构(即工具性)基础上的。我们不能把人文性视为阅读教学外在的附加任务,而应该以工具性为基础来强调人文性,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正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为了追求教学的现代化而滥用多媒体手段。

多媒体在教学中显示了巨大的优势,它可以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又可以在瞬间展示大量的资料。所以讨论它有无运用必要的意义不大,我们强调讨论的是它的如何应用。

多媒体只是辅助手段,永远是工具,工具应为人服务,要恰当的运用,若喧宾夺主,那就事与愿违了。比如板书,在黑板上写,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机动地处理。一旦改为电脑投影,结果常见学生回答不到标准答案,老师就在那儿兜圈子,大有不说到标准答案决不罢休之势,似乎为了完成多媒体的展示而教学。当然,教者也是欲罢不能,无可奈何。殊不知,电脑是死的,而人脑是活的。

实践新课程的误区还不止这些,专家学者们总结出来 “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教师不作为”“去知识化”“多媒体化”等诸多误区。

不承认这一点将无法真正进行课改。语文不能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 ---“巨大的成绩包含着巨大的问题,空前的成就受到空前的批评。”

所以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并非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课堂教学模式,很难明确,更不能套上一个固定的模式而称之为 “新课改的语文教学模式”来推广,因为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或模式,都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要注意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第三,在教学的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在日常教学乃至一堂课中的结合使用。

第四,在教学的呈现上,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

第五,在教学的顺序上,遵循 “先学后讲”的次序。亦即先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

第六,在教学的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

第七,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 ”

总而言之,剔除课程实施过程中 “虚”“闹”“杂”“偏”的因素,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是一种境界;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更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追求。